前一段时间信誓旦旦地想要整理一下2022内消费的内容,但眼看着已经出了正月,再也没有借口说2022还没过完了。不如我就提议一下,把清明节后天气转暖的时候,作为新的一年的开始,这样就不至于一直在阴沉凛冽的天气里沉闷下去。

别的不多说,下面就正式开始2022年度我本人消费的内容大赏,你可以把这些看做是我完全主观的评断。


最佳播客单集

评-《隐入尘烟》 - 四季办公室
最佳播客单集给到了波米评《隐入尘烟》那期。对我来讲,电影倒还在其次,说实话我也并没有看过这部影片,但依旧不妨碍我们去感受波米所传达出来的情绪,以及我们都懂,波米到底在说什么。
这期里面对我最重要的,依旧还是波米的情绪。在我们经历了那些不可言说的事情之后,我们的情绪要不就藏匿起来,要不就变成一种阴阳怪气,我们太缺少像波米这种正大光明的愤怒,一种言之有物的批判。我常常会想起这期播客的末尾,波米所说的这样一段话:

净看见这半年,有人在那开天问,我们什么时候能获得自由?
你这个问法就是奴性使然。你应该问什么时候赢得自由。
你看看现在伊朗看看乌克兰他们在做的,什么结果,咱们活久见。但是我知道他们现在正在做的事儿是赢得自由。
所以你真该问的是我们为赢得自由做了什么?
如果什么都没有,就像这电影(《隐入尘烟》)里边的主角一样,为赢得任何东西做了什么吗?就是他最喜欢的最珍惜的那个海清,都是人家介绍给他的。如果人家没介绍给他呢?
好多人也别老拿什么,这是表达了什么农民的苦难。你真是在意农民的苦难吗?
也只是拿了左派那套话术而已,别以为谁看不出来一样,就是把自己的懦弱带入进去了。
我把这层窗户纸捅破了吧。这次电影下架,就是大半年以来,一个懦弱同温层在吸食一个名曰隐入尘烟的精神鸦片,而现在鸦片也断供了。
那断供能怎么办?喝两口闷酒,敲两句键盘,再打上他一句哀民生知多艰啊!
横人永远是让怂人给惯的,这个事儿只能批判,不能歌颂。如果你觉得自己做不了什么,至少别再自我美化自己的懦弱了。这半年我只喜欢一句话,用在今天这期节目的收尾。就是后人路过我们这代人墓碑的时候,请不要吐口水,直接撒尿。

其他的一些播客单集提名:

  • 翻电Special 这当然是性别的,关于所有男性而非少数极端的 VOL.92 - 翻转电台FlipRadio
    唐山打人事件之后,太多人在强调这是一起黑社会暴力事件,而不是一件性别暴力事件。李厚晨在这期播客里以非常清楚的逻辑,说明了这当然是关于性别的事件。尤其作为男性,要非常自省,收起「正义之师」的虚伪,我们离打人者也仅有几步之遥。
  • 博世10. 我是赞美小青蛙,每天咕咕又呱呱! - 谐星聊天会
    我去年可能听的最多的播客就是《谐星聊天会》了,这是一档单立人出品的,几位脱口秀演员每期针对一个主题和现在观众互动聊天的播客,这档播客出彩的地方在于是非常朋友化地讲笑话聊家常,而没有任何的表演和急切的表达。这期节目印象最深的就是后半段,几位脱口秀演员的父亲在念给他们写的信。我们太少看到,甚至太少经历到,父亲对一个已经是成年人的孩子,那种大段大段的感情的表达。

最佳播客栏目

不明白播客 – 一起探寻真理与答案
第一次听《不明白》播客是在2022年的九月份,在中文环境里,如此去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应该是独一档。很多问题可能没有答案,但我们依然可以保留对问题的追问,以及更重要的是,要多想。

其他的提名:

  • 四季办公室
    这是波米的播客栏目,栏目初始的一个系列,《壮丁》、《哑谜》、《伥鬼》三期,讲大陆电影市场的种种现象与来龙去脉,「不做伥鬼」甚至变成了一句口号。

最佳书籍

2022年我看书实际不多,我个人评价2022的最佳书籍是给一套互为补充的三本书。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以利为利》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这三本是非常经典的论述中国政治经济的书,对中国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关系、财政制度、国家制度建立互为表里的认识。但也因此在看到书里提出的一些改进的路子,与当下政策的背道而驰,从而产生些许绝望。

其他的提名:

  • 《绝叫》,一本推理小说,讲述一位女性在种种社会困境的压迫下,一步步只能走向犯罪。我尤其喜欢的书的结尾,没有像大部分推理小说一般讲罪犯如何伏法,而是宛如电影《末路狂花》的结尾,面对种种不公,奔向更大的自由。
  • 《厌女》,以及上野千鹤子的《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始于极限》,都是很不错的女性主义的入门书籍。还是那句话,作为男性,需要时常警醒去收起「既得利益者」的虚伪和傲慢。
  • 《燕食记》,这本书其实我还没看完,但每个章节读起来颇一气呵成。以岭南饮食为引子,讲述了老广人物的沉浮。我在广州生活过六年,虽然还不会说粤语,但广州的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一直深得我心。况且我本身就爱琢磨些吃食,这本书开篇以「一盅两件」带出来的众多传统菜式非常出彩,而且读每个章节,其中的人物风骨经常有王家卫的《一代宗师》的既视感。

最无法忘记的内容

《四月之声》
我已经没有什么可讲的了,我时常在想,说永远不要忘记,那不要忘记什么呢?大概是不要忘记一个如此产生恐惧的情景,而我们自身就生活在这样一种情景里。


最抚慰人心的内容

上海封城期间,周杰伦演唱会重映
那时候上海已经封了一个多月,正常生活的空间已经被压缩无几。
在此期间,同小区也认识一些年轻的朋友。在周杰伦演唱会重映这天,大家顶着「非必要不聚集」,悄悄地聚集在我家,凑了一些吃食,楼下小卖部买了一些啤酒,挤在电视前看周杰伦演唱会。
后面也放开了,不管不顾地,就一首一首地跟着唱。
在这个瞬间,看着聚起来的大家,恍惚有一种不真实感,但也短暂地忘掉了那些每天都有的糟糕的消息。


最佳名场面

2022冬奥会闭幕式上,各国运动员一起表演花滑,这时冰墩墩摔倒了,大家笑着去扶起冰墩墩,羽生结弦还大笑着拍了拍冰墩墩的头。
在现在一个剑拔弩张的、意志消沉的时期,网络上充斥着偏见和叫嚣,这样一个场面,可能在近几年里,代表着「友善尊重」的最后弧光。

其他提名:

  • 冬奥会,羽生结弦在花滑比赛中表演了4a,但依然遗憾没有拿到冠军,他在赛后接受记者的采访。他说「为什么努力得不到回报。最近三天这个问题一直缠绕着我,我真的很努力了,也很痛苦……看到静姐,就有点受不了(想哭)」。在他身上能看到竞技精神的意义。
  • 世界杯阿根廷夺冠。人们需要英雄,而英雄也同样需要簇拥。
  • 韦伯望远镜拍摄的深空图片。如此广袤的空间在一个如此小的尺度上的呈现。
  • 上海三月份蔡国强的展。在展上更让我惊讶的是,按照我的刻板印象,蔡国强作为一个泉州人,竟然有很多对宇宙和外星文明的窥视与想象,不知道是不是要经常抬头望向星空的原因。

最佳影视内容

《花束般的恋爱》
这完全出于我的私心,没有比志同道合的两个俊男靓女谈恋爱更好看的了。
当时走出电影院时,还听到背后一对情侣在讨论剧情,那个男生大谈特谈,分析主角的性格特征、生活环境,最后得出片中情侣分手早有伏笔,必定不得善终云云。
我心想说,你懂个屁的爱情,我早就烦够了那些分析来归因去的,好像感情里任何事情都要依赖一个原因,好像只有攀附于周遭事物才能建立起感情的意义。感情本身就是混沌的,任何精确的行为都大可不必。

其他提名:

  • 《瞬息全宇宙》
  • 爱死机第三季的《吉巴罗》
  • 《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伪纪录片风格,没有表演痕迹的表演,一个为了目标而目标的翻车现场。

最佳短视频内容

徐云流浪中国
闲着无聊时,我会点开新的一期,看看他又到哪了。看过不少流浪题材的视频内容,但大部分都是仪式感太重,好像流浪本身便成了最重要的信仰,好像流浪能带来某种救赎,但同时也意味着流浪就是要赶着结束,去完成救赎回归正常生活,结束就变成了仪式感的一部分。徐云最大的不同是他没有把流浪看作一种特别重大的意义,流浪就是生活本身。


最佳短篇内容

与项飙对话:在不确定的世界,建设自己的大后方 | 谷雨
其实在中文环境内,短篇内容也没有什么可选的,太多的内容被 404 了,不过还是可以看看这篇。答案固然重要,但我们可以尝试着先提出问题。


最佳产品

  • Twitter:你应该也清楚为什么用 Twitter 的时间多了。
  • Obsidian,我并不纠结于折腾笔记工具,只是觉得存储在本地的 Obsidian 已经是一个非常顺手,而且颜值也过得去的笔记工具,打开随便记点啥毫无压力。
  • 文石阅读器,我买的是 Leaf 版,自带一个配有翻页键的皮套,带上皮套和 iPhone pro Max 一样重,摘下来比 iPhone 轻,尺寸可以放在上衣口袋里。电子书填充了我很多上下班通勤和平常的无聊时刻。
  • Midjourney,从此把脑海中的想象变得清晰,当一遍遍把玩之后还是屡屡惊叹。
  • iOS 16.1 版本的共享图库,丝滑到无感,两个人在一起时拍照自动共享,不在一块时又自动不共享,极致体验了。
  • 沁柠水,像稍浓一些的泡柠檬水,不太甜所以喝起来毫无负担。
  • 双人成行,每一关的玩法设计都极其精巧,太懂得飞行和滑行带给人的刺激和乐趣。
  • NS Sports,在四五月封城的时候,窝在屋子里,NS Sports 让我凭空多出来一个羽毛球场、一个网球场的空间。
  • 训记,非常专业的锻炼健身指导应用,会员买的非常值。
  • 米诺地尔生发液,头发不保时总要有些自救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