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有一种内容春天的感觉,加入了轻芒草稿版的内测,即刻公司发布了一款叫小宇宙的播客应用,文章和播客都是我的强需求,所以倒也玩得得心应手。

内容的入口变得丰富起来,网上或身边认识的人也心痒痒地做起了输出,表达成为了一种乐趣所在。而能够维系住这份乐趣的,可能就是订阅存在的意义。

这里并不想说订阅和推荐的起源和历史,因为我也没仔细考究… 也毫无意思把订阅和推荐对立来看,事实上,两者甚至都不是共生的关系,仅仅是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不同的效用而已。

订阅关注生产侧,推荐关注消费侧

订阅解决的是内容质量的稳定供给,推荐解决的是当产能过剩对消费能力的重新分配。订阅的是对未来的预期,当你点下订阅的那一刻,就已经知道了可以获得什么内容。推荐更像是当下消费的体现,不消费就可能再也没有了。

所谓订阅贩卖品味,推荐贩卖爆点,品味是生产者一方持续沉淀下来的东西,爆点是用户用脚投票,追求单篇的刺激。

订阅是对生产者的激励

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小众长尾的内容,受众天然就少,这些生产者若想持续输出内容,所需要的激励光靠来了又走的消费者提供的阅读量恐怕没法满足,所以稳定的受众群就格外重要,这也就是订阅的意义。

生产者为了能给受众稳定的预期,那么加强品牌管理,如生产同类型的内容,这种品牌都是给自己内容的背书,品牌导致有了更稳定的受众,关系就这样一点点加强稳定下来。

微信公众号依然是现在国内对于品牌和订阅做得最出色的,初始理念就是建立个人品牌。相同的逻辑可以类比有赞和拼多多,轻芒,播客和抖音。

订阅有管理的隐喻

相比推荐来说,订阅意味着唯一信源,也就意味着可以管理。当我们回答要不要对外界的信息做过滤,以及按照怎样的原则去看待信息,都是“管理”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所谓有机事必有机心,我不太相信一个完全只看推荐的人会对信息有更高的选择标准和独立思考的方式。

受众群产生更大价值

当一个信源有了稳定受众后,不光建立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系,消费者之间同样也产生了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会产生更大的价值。毕竟关注了同一信源,意味着在某一方面的品味相似。注意这里更关注的是产生的价值而非仅仅是社交关系链,实际上,正是品牌品味构建了一个空间,生产者、每一个消费者之间通过某种机制,形成一种互利的状态。

能产生多大价值,就要看这个面有多广,连结有多深,以及受众的个体能量了,而广度往往和后两者是互斥的。踢足球的面广,但不如玩滑板的能建立更深的联系,那喜好研发的个体能量更大,能创造更有价值的东西(主观臆断……)。

说到这就不得不联想到了即刻,或者张潇雨的得意忘形听众群,或者说面面相趣播客,都是受众产生了更大价值的绝佳例子。


推荐阅读:RSS 二十年